• 网站首页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期刊介绍
  • 投稿指南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社会学及统计学论文_中外粮食产量统计比
  • 作者:网站采编
    文章目录

    1 引言

    2 文献评述

    3 中美日韩的粮食产量统计对比

    3.1 农业统计机构设置

    3.2 粮食产量统计调查方法

        3.2.1 中国和日本: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相结合

            3.2.1.1 中国粮食产量统计调查方法

            3.2.1.2 日本粮食产量统计调查方法

        3.2.2 韩国和美国:抽样调查为主导

            3.2.2.1 韩国粮食产量统计调查方法

            3.2.2.2 美国粮食产量统计调查方法

    3.3 粮食产量统计抽样设计

        3.3.1 中国和日本:对地抽样为主导

            3.3.1.1 中国粮食产量统计抽样设计

            3.3.1.2 日本粮食产量统计抽样设计

        3.3.2 韩国:兼具对地抽样与目录抽样

        3.3.3 美国:目录抽样与对地抽样相结合

    3.4 评价与总结

    4 中国粮食产量统计与国外的主要差异

    4.1 统计调查难度大

    4.2 统计支持强度相对低

    4.3 统计频次相对较少

    4.4 统计职能侧重不同

    5 结论与启示建议

    5.1 结论

    5.2 启示与建议

        5.2.1 加强统计能力建设和政策扶持力度

        5.2.2 引导社会科学认识、理性看待统计数据

        5.2.3 加强统计研究分析,把数字用活

    文章摘要:粮食产量统计是明确国内粮食供给能力、衡量国家粮食安全水平的基础。本文通过阐述中国、美国、日本、韩国的粮食产量统计过程和具体方法,总结对比中国与其粮食统计的主要差异,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当前粮食产量统计能力和所处水平。结果表明:中国粮食产量统计在准确性方面与发达国家不存在明显差距,在统计过程和统计方法上可确保统计结果的客观性、科学性和准确性;但在统计调查难度、政策支持强度、统计频次、职能侧重方面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差异。因此,要重视事前统计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、引导社会科学认识、加强统计研究分析,全面促进中国粮食产量统计能力和统计水平的提升。

    文章关键词:

    论文DOI:10.13856/j.cn11-1097/s.2022.05.004

    论文分类号:C829;F316.11;F326.11

上一篇: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论文_高校图书馆事

下一篇:服务业经济论文_新时期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思考

返回顶部

Copyright © 2021 《统计教育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
首页

联系

投稿